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價值與價值觀

幾天的假期,CM、小妹(對內子的尊稱)和小女往內地一個山區辦點事,旅程的目的雖然多少達到了,但有些事情引發起我的思緒。


Values and Value for Money

在酒店,某國內電台重播郭晉安主演的“阿旺新傳”。當時劇情講述阿旺的親生父親秦沛,反對他另一個兒子提出的方案:把某株百年老樹砍除,然後在老樹的位置建多兩棟房子。秦沛的理由大約是老樹百年成蔭,象徵意義重大云云。最後以“這不是價值的問題,是價值觀的問題”來壓倒性地否決兒子的建議。當時只是略有所思。

然而於看完該劇集之後一天,往訪一戶人家,雙親都已年屆90,但不良於行,整天需要臥在床上,日常三餐以致大小二便都需要家人協助。年老的父親居於大兒子家中,而母親則居於二兒子家中。

老父親居住的房間雖然簡陋,但地方整潔,人也精神飽滿。

可是老母親居住的房間則滿有一股便溺味道,碰巧二兒子不在家,見到我們時便向小妹述説她自己的事:二兒子經常埋怨老母親需要照顧,而鄰居們則更經常問二兒子要照顧她到什麼時候,“如果讓她吃得好一點,會更加長壽,到時便要照顧她更久”。現在老母親一天只吃兩餐,小妹替她倒水的時候,她說,如果喝得多,便會撒(屙)得多,到時便會被兒子責駡。

雖然或多或少這是社會、文化演進、意識形態等等的緣故,但也值得各位深思。


Human Resource and Human Resources

這裡CM希望會有人同意:“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提供(持久的)“價值”(或若經濟價值)。

從歷史可見,富裕而持久的經濟局面,必須由正確的價值觀來支持。而以身邊的例子來看,香港的成功除了因為香港人的拼勁外,實有賴廉潔和法治的營商環境。

雖然各位似乎都應該秉持正確的價值觀,但對於HR中人而言,更需如此 – 清楚了解人的價值,方能懂得如何善用“Human Resource”(人本身作為資源)而非只是 “Human Resources”(從人身上取得的資源) 。

4 comments:

  1. cm

    我覺得要社會發展得好除了上文所提及的. 還要有良好人人有書讀計劃..經濟才可穩固成長.雖然貧富懸殊是經濟學上一個從未能解決的懸案. 但我想或許平等教育能減低貧富懸殊. 你覺不覺得russia雖然是一個窮國. 中國也同樣是.. 但兩者比較好像前者的生活水平較高.. 單看兩國人民的衣著已可看出這一點..我覺得這應與russia人有較高和普及的知識水平有關..

    有時我會奇怪為什麼人會有這麼多的差別或懸殊.. 可能其中的原因是..如果大家有的都一樣.. 那麼一些low value的事情就會沒有人去幹.. 唯有各有不同.. 才能互相效力..

    但隨之以來的不公平問題,實令人費解..

    ReplyDelete
  2. Hi gees. 是的,貧富差別是無可避免的。但我覺得這不一定代表不公平。

    共產主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財富平等。這是一個很崇高的理念,但不易達到。

    既然我們身處資本主義社會,只好退而求其次,追求機會平等。各人機會平等,願意付出的富,不願意付出的貧。

    人人有書讀很重要。這樣能為下一代提供同樣的機會。其他公共政策如醫療、交通、資訊都可影響人民發揮潛能的機會。而公平競爭法則可保障營商環境中各人機會平等。

    ReplyDelete
  3. 平等... 呢個問題都幾複雜...

    唔知你地有無睇過 "Le Grand, Julian" 呢?佢係1982年對於Social Policy 提出過 "公共平等" 有五個層次:

    1. Equality of Public Expenditure
    2. Equality of Final Income
    3. Equality of Use
    4. Equality of Cost (or sometimes opportunities)
    5. Equality of Outcome

    其五者不同程度的平等,可詮釋為各種"主義"對於公共政策所持的基本方針。

    小弟雖對經濟學一知半解,但相信"人"之可貴。

    ReplyDelete
  4. 這是我第一次聽見這五個層次,看來很有趣。

    我很認同你的看法。經濟學不只是關於錢,關於GDP。經濟學是關於人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