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03, 2008

解剖故事

既然有人講起,小弟也不妨直說。

先拿一隻白老鼠出來吧。

背向你,你見到可愛的白身軀,楚楚可憐的捲伏一旁。還在遲疑之際,它突然面向你,那可怕的門牙和血紅的眼睛通知你,你再不下手,就會後悔。

人來了,把它連鼠帶籠掉進放了迷香哥羅芳的膠桶內。一會兒的浪漫就令它昏睡過去。幸運的話,打開它的胸膛之後,你還可以見到它的心在跳。

班中的同學們反應不一。

有的極度惶恐,退避三舍。

有的兵來將擋,鼠來開飯。

有的初試啼聲,清酌淺嚐。

有的仔細推敲,反覆驗證。

有的we嘩鬼叫,剪尾嚇人。

有的心大心細,欲拒還迎。

有的悔不當初,伏案啕哭。

有的積鼠成疾, 噩夢連連。

當天退堂的同學們,不計其數。

一次兩次三次,如是者不下十次之後,再問問同學們,誰還有嘔吐的,還是退堂好了。今天退堂鼓聲不再,只聽到噓聲四起:「阿Sir,你驚既自己走先啦!」

當白老鼠只是求知識的媒介,當身體毫無掩飾,當血肉肌理分明,當血紅的眼睛已經失去焦點,當越來越熟悉那身體血肉肌理,那心靈便擺脫了情感。便不能不釋懷了。

It's the decision I made.

10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 當身體毫無掩飾,當血肉肌理分明,當血紅的眼睛已經失去焦點,當越來越熟悉那身體血肉肌理,那心靈便擺脫了情感。便不能不釋懷了。

不完全認同, 就像寬恕不等於要復和, 情感麻目不代表釋懷.
今天解剖白老鼠, 明天還有張郎吳公, 私子老夫.

C.M. said...

解剖,就是把所有所有細節理解出來,白老鼠的細節,全都理解了,遊戲的骰子便輪到同學,只待同學們是否願意理解自己的細節。

我深信,也是經驗告訴我,「知己知彼」,就是釋懷之道。而我自己,要釋懷,不能單靠信心、意志就可以實現。反而我自己,每次是靠知己知彼便可以。

今次委實著重每個字,所以我的表達沒有遺漏,我要強調,「學習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與「感情麻木」完全不等同。也不要以為我要你麻木,所以不要忽略我前面非常重要的一句:「當白老鼠只是求知識的媒介」。

我不是借著媒介去逃避或遮蓋我的情感,我是借著媒介去知己知彼。

你記得,這些日子,自我出生以來直到今天也還在面對。你們當年在談論我的晚上,就是我最不釋懷的日子,因為我知道你們談論著我,也維護著我,但我不知道你們談論我什麼、維護我什麼。也正因為這些的不知道,所以我不能釋懷。

「無論缺乏或滿足,我都得了秘訣。」

釋懷之道,在於「秘訣」。縱使每個人的秘訣都不同,但肯定,既然稱作「秘訣」,就先要「知」,否則,不再是秘訣,而是秘密。

阿們

Hana said...

我冇野
見到你後面留空
硬係唔安樂咁
又:狗仔隊係唔會留低腳毛架

C.M. said...

005:(續,出現突發事故)

先說,你不需要完全認同我的解剖建議,但如果有時間,你不妨消化一下。

你有否發現我原先的意思其實可以分成三個大段落?

所有人,無論任何人,在說話的時候,會在無意識(unconscious)的情況,都會把影響聽者潛意識(the unconscious / subconsciousness)的種子撒下,若你能分辨出我那三個大段落當中所隱含的信息,就代表你有能力打開白老鼠的胸膛。(註:上面的冰冰的潛意識似乎已經感受到我有未完之話)

當你有機會再去審視過去每件事情、每次遭遇和對話中所隱含的信息,讓血肉肌理分明,你就有更大機會明白到自己原來曾經在無意識底下積鼠成疾。至於能否可以進步到處之泰然地拿鼠尾來嚇人,就要看自己和機遇。

所以也非巧合,我之所開始投入人力資源這一行,大概始於連年的噩夢。

C.M. said...

冰冰: 多謝曬。

咁,冇留低腳毛既地方要小心d

K said...

估唔到您借解剖白老鼠比喻如何面對自己(我初頭睇, 以為您係純粹講讀中學上biology解剖白老鼠的情況)。

我開始有所領悟, 看完不禁有點眼濕濕(很少很少人說穿一些心事, 您係其中一個)。

曾經有一些不能釋懷的過去(如我之前同您講未足probation就被炒, 以及當年身為一位名校中五畢業生, 只能拿著五科合格的成績就去工作, 比起一同畢業的同學而言, 實是遜色於人, 亦一直耿耿於懷; 當然, 還有很多), 亦令自己有點兒自卑。

所以就有那篇"我想說"講被炒的一幕, 令到對己以嚴, 事事認真, "積鼠成疾, 噩夢連連"那八個字, 實是一種個人寫照。

不過, 經歷多了, 亦放下一些不能釋懷的事, 我決定於今年中學放榜之日, 寫我當年放榜的事, 希望可以鼓勵一些中五學生甚至其他人。

>>當你有機會再去審視過去每件事情、每次遭遇和對話中所隱含的信息,讓血肉肌理分明,你就有更大機會明白到自己原來曾經在無意識底下積鼠成疾。至於能否可以進步到處之泰然地拿鼠尾來嚇人,就要看自己和機遇。

除了自己和機遇, 沒有勇氣去面對亦是徒然。

做HR面對不少人, 但情感包袱就少好多; 因為interview時互不相識, 亦不會太主觀, 所以面對HR上的問題以致現時回覆朋友們HR上的疑問時, 可以作出較為理性地分析。

又, 昨晚回了您的問題了, 您的一串問題亦給我一個重新考慮現時自己所行的路向。

又一證明"能醫不自醫"是對的。

下星期五, 再分享給您知。

Anonymous said...

哈哈, 頭先第一次"湯"蟹, 經驗遲D再講啦.

C.M. said...

Karen:

冇,我呢度哀鴻遍野(有冇人話我聽係咪用錯成語呢?),搵人陪下訴苦遮。

005:

我唯一唔多高興既係...點解我冇份食?

Haricot 微豆 said...

CM: Thank you for your meaningful article and the link to my blog. The following comments are based on my understanding of your underlying message.

While self-examination is often difficult if not painful, it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 show one is willing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life (as opposed to blaming it on the situation and/or others). I agree a certain degree of emotional detachment is necessary during the clinical analysis stage, but in the end one will still need to go through the reconciliation/acceptance stage i.e. accepting the reality with our emotions. We are human after all.

C.M. said...

Thanks Haricot and you are so right.

Getting known of that vicious circle is never easy, I know, let alone trying to get out of it or to be part of it. I really know.....

With best w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