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想講世代話題
(此話個布頭並非由黑人果邊講起,反而應該先要扯蝗蟲德落水,繼而再搵埋果次同Chrissie做訪問果位教授,先至可以入正題。)
淨係呢個80後既問題,真係唔想多講,原因唔係怕點起火頭燒親自己,而係怕失卻焦點。
好簡單咁講,「世代話題」我分三類:研究、評論、娛樂。
唔會否認年輕人會感覺香港少左機會,少左流動力,但呢個真切體會並不能解決問題。係,寄望政府可以,批評過失也可以,但要解決問題,必須要冷靜做好研究。
不過研究好多時就比人做左評論。
老實講,我唔鍾意果本書《四代香港人》,亦一早就唔鍾意。原因係,我唔鍾意「製造標籤」。我唔係怪呂大樂,佢做研究既就一定分門別類先可以比人明白個大圖畫係點,然後對症下藥。
但係,若果出左書,人既睇法就會改變,認為係「評論」多過研究。好勒,現眼報喇。對號入座者比目皆是,攞住標籤黎品評又多不勝數。
趁如今抵制和諧,一切標籤就施盡渾身解數。
真正做研究既,就算得出一條血路比某某某殺出去,最終將被視作「評論」看待。
問題又回到起點。
嘿。
*********
唔記得同邊個講過(係咪阿靚仔?),定係發夢果史見到,Niemöller 牧師響二戰後既懺悔詩(刻響其墓碑上),並唔單止存在一個意義。
全文大約係咁:
最初,他們來抓共產黨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來抓社會主義者,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主義者;
再來,他們來抓工會會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後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他們來抓我,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我同阿邊個等人講過:「我並不以“冷漠”/“犬儒”作為唯一含意,也可以這樣理解:若不想成為害人/受害的一份子,“必須”作出選擇。」
發聲係第一個含意,冷漠係另一個含意,必須選擇亦係一個含意。但係,仲有一個更重要含意:政治性標籤,即係所謂「扣帽子」。
我諗好多人都應該聽過 Niemöller 既名言, 但係唔係個個都感受到背後既原因 -- 「標籤之害」。社運人士又好,反社運人士又好,對抗建制者又好,支持建制者都好,用上牧師名言既時候,唔係攞黎做 mobilization,就係做 casus belli。
查實,可唔可以認真理解一下牧師佢最初點解咁講?咪就係因為佢標籤左人囉。你以為係發聲咩?佢當時一直都出緊聲反對希特勒,但正正因為佢當時覺得自己比人清高,所以先至落得如此下場。佢真係好認認真真咁懺悔,唔係想攞呢段野黎同你講你家陣有幾差,有幾唔替人發聲架,佢唔係用石頭掟緊你呀。
********* (但奇怪我不期然會諗起天邊一舊雲的雲妹子)
唔係point to 任何人講呢番說話,我想話做人老豆做小職員你估真係體會唔到黑人同班社運年輕一輩既感受咩。
個個老餅都試過做後生,我肯定個個老餅都體會到,不過都係果句,假如呢一代,就算一整代係失敗,用番同樣既定義,老餅如我果一代都一樣係失敗。老餅果代無得上網,咩叫創意,咩叫globalization,真係木宰羊。果代得廠廠廠,好彩既買到樓供完,八九移民潮,立立亂兼人心惶惶。但查實,同呢代對比,只係蘋果同橙對比。
唔認真坐低,搵問題,「找出系統上的缺陷」也好,認真自我檢討也好,付諸實行對抗建制也好...自亂陣腳,下策也。
*********
之但我仍然唔想講,蝗蟲德講既「消費」話題或者議題,響我心目中,就係「研究」同埋「評論」之外既第三類:「娛樂」。
我唔鍾意呂大樂本《四代香港人》,並唔代表我唔鍾意佢本人。標籤效應有樣衰(我唔係話標籤一定係唔好野),就係會產生連鎖效應,理論唔講,總之係會傳染。Justin分享過呂教授(今次叫「教授」)同埋某某的一個 interview,好精彩,明顯係研究者心態同思維。但自從呂教授被標籤為呢樣果樣之後,佢既研究所得,唔係被評論化,就係被娛樂化。
可以肯定「娛樂化」一個標籤並唔係一件咩大事,就算唔濟世為懷,都可以令人如沐春風(或者反感)。之但若果有人再以「娛樂化左既研究」,再去做「評論」(甚至係以娛樂化左既評論再去做評論),我就發現,被標籤得好深入既「世代之間磨合」的議題,已經超出呂大樂所預期。而我,亦真係好唔想提起呢個所謂議題。
*********
又咁,單講年輕一輩朋友,新近流行既獨特「80後」標籤比前排既「第四代」,甚至比已經被淘汰了的「Gen-Y」為好,至少其意義,不是再受困於呂大樂本書所定的框架內。但殺傷力又不知會否不遑多讓。唉。(下刪數百字廢話理論)
*********
好認真咁講,世代間磨合,各施各法,但自己心中應該有個尺度。好似魔術師咁,或者好似係有人話齋「既得利益者言」,但查實,若果更加理解佢個人(Well,係架,我都幾監粗黎架,連樣都未見過就會話了解人架勒),就會知道每個人佢果番說話背後個理念同rationale係乜。佢就算已經係既得利益者,但又可以否定佢如果就算唔係既得利益者,佢番說話可唔可以純粹出自一個有咁樣性格既人?係,我係覺得佢份人憨直(唔係戇直/On 直)先至咁講。
至於點磨合,同磨合成點,我覺得,靠邊個都好,集思廣益都好,重點係「磨合」,而唔係單單「傳承」或者係「重建」,而需兩者各有之。
最後遺言,只係希望「適當」停止「標籤」,為誰誰誰也好,行行好。
18 comments:
Agree
唔回你住。
不過,特登留言想講既係,量X個邊最近個post(大部份都)好精彩。
~goethe
至於「標籤」,講兩句。
其實我覺得「標籤」係有幾個問題。例如,「標籤」同「標籤化」既分別;「標籤」問題有兩個面向,包括validity同「去議題化」。
至於呂大樂個訪問,其實幾差。起碼,訪問佢個位人兄好似唔太明呂大樂講咩,亦都唔識問。所以,出現你提出既「研究」同「評論」問題。
又,唏,唏。
~goethe
鹿米:
哈哈,我還是比較喜歡你所講的。
靚仔蝗:
不如你開post寫啦,我左度右度,唔咁樣寫,又點引蝗出洞?!;)
Re: 高鐵,阿邊個佢真係與眾不同,好。唉,查實我又係唔想多講。都係抄番自己曾經響某處講過既説話:
********
我個人從來都不覺得策略性層面的問題,都是凡間等閒可以參與和理解的。無論是否已經獲得普選立法會或特首的情況下,在香港這種環境,個人覺得只有智庫或政黨一類可以有足夠條件提供合適環境讓決策者作策略性參考。
不錯,高鐵問題於我不是一個地區性政論,而是涉及整個社會的發展策略。因此,使政府聽得見並不在乎“有否”發聲,而是在乎“如何”發聲。在美國如是,在哪一個擁有較健全民主制度的國家也如是。
這個“如何”,我想就跟歌德經常“提出”香港人其實不夠政治性的意思。為策略發聲也要帶政治性才算發聲。地區性政論的發聲極其量是利益的取捨,政治運用局限在既有政策的層面,沒有主導政策的能力。
雖然個人大致傾向 XXX 說的“聰明人”的想法,但也不盡相同。聰明,而又有心的人,總曉得上傳下達,也懂得調整位置讓自己的聲音讓人聽到。可是,聰明人不多。
單就高鐵一事,政府看來是有相當策略意識的。
至於空氣污染,則是經濟問題多於政治問題,雖然還可以陰謀論看,騰籠換鳥,不過是為了減低珠三角空氣污染的虛招。
如果空氣污染的源頭就是珠三角,那肯定是那養活了香港上百萬人的工業了(Merchandising是香港聘請最多人的行業)。我覺得在決策者心目中,解決空氣污染,對自由行絲毫無損,但對於就業必定出現嚴重打擊。(再陰謀論看,近日的藍天只是當初預計到珠三角工業嚴重缺乏訂單所計算出來的結果)
********
Well,我呢個係娛樂化左既評論,拜托唔好再評論 =p
靚仔蝗:
個訪問我淨係集中睇呂大樂個用意咋,查實佢地兩個傾成點,講左d咩,我已經唔記得曬lu。
你得閑講下喇不如。我好想睇下你對標籤咩睇法呀。(喂,哥仔,唔係刺激你,係咪失...咩啫?)
你係邊到寫架﹖
關於策略,你睇下鄭汝華近排講咩如果唔起高鐵香港人唔知要貼幾百蚊,又或者不斷foresee通車後有幾多旅客,就知佢真係非常冇料到。
理論上同現實上,係衣類策略性建基中,本身講IRR等財務數據本身就唔係決策最主要既重點;係而家爭議上,將議題帶到去衣類斷估冇申苦講話題上,就只有口同鼻咬。
相反,高鐵討論既重點反而應該係我地一開始講既﹕興建高鐵,咁整體城市發展同經濟規劃應該點做;唔興建高鐵,又應該點發展。
無論係反對或贊成高鐵既,都唔多覺有討論。反而,梁振英早兩日係有線訪問就好有型咁講,係時候討論係米應該發展新界或檢討郊野用地發展。
ps,上面講到既財務問題,係某些project上,其實我一向都覺得只係門面工夫,意圖「合理化」政策--無論係支持定反對。例如,上年政府用「財務理由」擱置反對係香港仔興建漁人碼頭,咁當時都有人講,「唔應該只係著眼財務回報」,咁囉。當然,係高鐵等項目上估IRR,如果真係估到咁勁咁準,咁不如幫我估下金蝶國際同中航科工五年後會賺幾錢丫,我由上年到而家,儲到成手都係呀,唔該。
~goethe
失咩﹖失身﹖今日未呀~呵。
首歌好聽麻,真係人靚歌甜。
而家轉歌先。
~goethe
>興建高鐵,咁整體城市發展同經濟規劃應該點做;唔興建高鐵,又應該點發展。
嘿嘿,立論非常之咁正確。之不過呢,現實上哩個係死症!以本地政府既狀況黎講,應該暫時係絕症,冇得救。
因為Macro D咁睇呢個"整體"規劃勉不了會牽涉到同中央對整個省區甚至全國既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既政策既接軌。不過對中央而言,你班要求普選自治既契弟,阿公發展豬三角你又驚執輸要分一杯羹。好喇,預埋你一份你又係度阿之阿左借D咦係度搞呢搞路。
Micro D咁睇,係回歸前政府都重會稍為有計畫地發展下中部既沙田馬鞍山、西北既屯門天水圍同東面既將軍澳之外,依家政府除左不斷以賣地搵銀為目標之外,各部門係各自為政既制度同風氣之下,乜有"城市規劃"同"經濟規劃"可言咩?
靚仔,總之係響某處喇。
1. 提起鄭汝華近排果堆所謂理據,我覺得唔係推介囉。係,或者係需要數據,但正如你話齋,堆野調轉過黎,仲響呢個時勢,隨時予人口實,你估真係細路哥咩。
2. 所以真係好同意你講,整體城市發展同經濟規劃應該點做;唔興建高鐵,又應該點發展。嘿,琴晚我先見到梁振英講果堆野,咁咪夠新鮮囉。比呢條友先聲奪人,唉。
3. 講起錢/經濟回報作為應唔應該行既政策,我又draft左好Q多講單一KPI。自己都覺得口臭。唔講。
3. 好怕講策略,有遠見無人catch到,可行又有人覺得可以更好。所以我寫呢堆字果史,我係assume 聽眾係會嘗試望遠d,而唔係齋停留響回報幾多、係咪少數人得益、有冇利益輸送等等等等呢d 行政性考慮上面。呢個高鐵係一個 mobility 政策,唔係一個 administrative expense.
4. 喂,你仲有邊d貨尾呀。最多我現價兩折同你買曬佢勒。
5. 我估你失戀咋。唔係又做乜寫咁少?
p.e.t.e.r.:
因為Macro D咁睇呢個"整體"規劃...
哈,明。查實我都係會重申一個口臭論點:Identity。即係話想保持「香港特色」之餘,仲要「唔比國內滲透」,更加「要反過來以文化淩駕於人」。
策略層面,我覺得有遠見,我鍾意,但唔係輸打贏要,唔係以獲得特別優待方式得到囉。
我記得005講過一個case,佢教會附近有人起桑拿浴室(之類),於是引起一點騷動。我當時大約講,如果教會既人係extrovert,咁更加要大力支持。不過若果大部分人都係introvert,又或者信心不足,咁,是但喇。
我覺得呢個係一個出自identity迷失既自我形象問題。去旅行要好努力咁同國內人劃清界線,外國人用普通話問路你會覺得難受,凡此種種,都係loss of identity既表徵。所以Sorry,我唔同意某某教授專家話已經無左呢個identity問題。
只係好多人都係introvert,唔夠膽堂堂正正同國內人同社會交流。係交流,唔係齋買書、遊歷深圳、睇下浦東樓有幾高,而係同國內黎既同學仔交流下生活、分享下工作、去下人地響農村既屋企...
好,呻完。
城市規劃?嘩,無喇。不過咁,就算佢地政府立立亂話要活化呢度活化果度,我都會友得佢地提出,我相信就算無人出聲覺得多舊魚或者方向/方法錯曬,我覺得呢個「立立亂方法」反而可以令一潭死水重新活過來。否則,唔立亂,繼續守規矩,咪屋屋都一樣樣,翻版又翻版囉。
同意不過標籤不為好事,但這又卻乃人之常情
與其爭拗,不如多留力做好自己吧。
莎露!好同意。
有朋友認為如今的標籤正常不過,若非有呂生冠等人標籤在先,族群亦會因某些特質而歸為一類在後。(朋友,如果見字認為意思有誤,請指正。)
我當時的回答是:
世代論固然是描述,標籤固然是人性。但如果「過分」強調標籤的人性,就正中小弟前兩篇所論述的「權力的慣性」。人固然可以繼續標籤,繼續忽略標籤之害,但亦同時墮入慣性使用權力的圈套。
不管人是否認同人自己是否需要自控,始終權在一己之手,視乎人如何運用。我只能重申,我不喜愛過分的標籤,亦不希望過分標籤成為這個社會,無論政府還是平民百姓,人人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人性。
也希望聽者明白。
********
莎露,所以我希望做個願意聆聽的爸爸。
(蝦,莎露呢個名好溫柔,唔似你... =p)
多謝小CM咁了解我咁憨直嘅性格呀!
魔術師!
哈哈,老實講,我有時真係覺得你幾惡啃架,對d後生既要求有時真係高得好過分,仲有十萬九幾樣我覺得「唔洗咁下化」...
不過,你呢,well,我都係維持原判,想同你嘆個下午茶傾下計囉。(嘿,我估到時應該輪到你頂我唔順架。有緣相約。)
>若果大部分人都係introvert,又或者信心不足
嗯,果D就講咩都多餘喇。
>凡此種種,都係loss of identity既表徵
當然喇,要方低身段行出自己個comfort zone去同其他人交流甚至融入他人既文化當中,絕對唔係紙上談兵可以做到既事。絕大部份未出去見過世面/係外地長時間生活過既港人,心胸同眼界之狹窄到真係嚇死人。
某程度上,我相信好多本地人下意識地都抱有強烈既歧視眼光/心情去對待國內甚至其他亞洲人(日本除外)。
>我覺得呢個「立立亂方法」反而可以令一潭死水重新活過來。
咁梗有D野搞到出黎既架。不過事後夾硬拼合肯定唔會係好野囉。
就高鐵而言,大佬人地上面都已經通車喇,你重係度唸緊點搞好?死得喇。呢D野中央又唔係第一日話你知,應該一早搞惦晒成個配套設施計畫架喇。
基本上係未開法既地區由零開始策劃點都容易過係舊區度搞搞陣。連容易既野都搞成咁,要活化舊區真係得你先會信佢搞得惦。再講,冇經濟效益既野,金錢掛帥既政府絕對唔會"出力"搞(睇果個得個講字既西九文化區就知喇),發展商更唔會睬你。你將來想再見到"屋屋都一樣樣,翻版又翻版"咁有果D所謂"集體回憶"既野都幾難。
p.e.t.e.r.:
>>嗯,果D就講咩都多餘喇。
我始終覺得,大大老闆會顧念introvert多d囉。
>>咁梗有D野搞到出黎既架。不過事後夾硬拼合肯定唔會係好野囉。
哈,雖然我同意你,但若果睇家陣咁開濶既大環境,我反而對從「歷史長河角度」,我唔擔心。
拿,若果你話搞旺角波鞋區活化,或者搞灣仔乜乜活化,甚至西九,我梗係企響你果邊。不過我成日覺得,係要錯到離曬譜,將來先至會有好野出。
因為如果唔係有批咁封閉/守舊既官,我地都唔會有d開放少少既官(意思係,一旦後者上位,一定受人矚目兼有大革新)。
To: ...
2. 坦白講,高鐵一切既政府數字我都唔相信。唔係因為佢有前科,或者風格係點點點,而係一睇,就知道呢堆數字都係砌出黎,作為策略性工程,正如量子成日講,呢d數字全部都不足信。但我明白,任何公司管理層或者政府,都需要推出一堆數字去說服"人"去接受。之但咁,政府呢次呢,我就十二分同意阿邊個,香港無時間。
3. 我唔係一成不變既人,講原則,我支持高鐵,貴一貴都要起,但又講另外一d原則,我認為高鐵唔可以太貴。家陣669億,我無solid既concept,但我認為對比669億起幾多個公屋,或者可以買幾多條蕉,幾無謂。盈餘一千億都係咁話。
3b. 如果真係有得揀,起響邊應該係"行政"問題。我之所以認同阿邊個係時間問題,好簡單:
3b1 因為早因政府無全盤計劃同國內高鐵連結。
3b2 如果有,應該早著先機,訂好更長期準備功夫,"全面"同國內接軌,包括盡量利用可用土地
3b3 我意思係,政府主要部門,甚至總部等,應該遷去九龍,等九龍,甚至西九成為新行政區
3b4 之前我響米博話"政府有相當遠見",其實係有一個前提:九龍唔能夠成為新行政區,而高鐵上馬係士急方案。
3b5 時間唔可以逆轉,亦唔夠時間追。西九(市區)於我,幾乎係唯一方案。
3b6 若政府提早公佈以九龍為新行政區,高鐵起響九龍市區就可以出師有名,亦配合整體策略
3b7 政府差在:後知後覺,仲係好差果隻。
4. 政治考量唔緊要,因為政府策略性計劃一定牽涉大比重政治考量,唔政治,齋經濟,比商傢做喇。
5. 哈,講得啱。梗係唔敢走地面啦。但魚與熊掌,豈可兩者兼得?策略定得差,定得太短視,就算可以兼得,都已經失去時機。
6. 錢嘛。用得其所好蝦人。之所以夾硬來,因為要補鑊,要補果隻"短視策略"既鑊。無時間,無準備,可能連家陣衰乜都唔知,想治標又治本,難矣。
To: ...
(補充)整體認為,我認為高鐵要起,總站亦要起響中心區,但走線如何,要考慮落成期,更要留意性價比,亦要善用既有資源。
但始終,最終要有堅“實”既策略,先至可以經得起歲月既考驗。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