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02, 2010

慣性與軌跡

經濟學及社會科學中有一 Path Dependence Theory,軌跡理論(或歷史路徑理論)。

阿靚仔未必太喜歡軌跡理論,質疑當中的軌跡是否真正存在。以命運角度看,靚仔所想非虛(我憑記憶咋)。

不過若從動量(Momentum)角度,軌跡,表達著過去「關係」的連續性,其中一個理解,就是慣性(inertia)。包括物理上的慣性,以及心理上的慣性。

一列火車的動力由車頭帶動,縱使車頭失去動力,列車還是沿著路軌往前沖。一塊擱在路軌的木樑,快速的列車可以一下子輾開,如hot knife through butter;換了一列緩慢行使的列車,或許可以引致出軌;可是又比著另一款火車頭,情況可能完全倒轉。

用一個簡單直接的比喻,整列火車的動量,即速度乘以重量,寓社會的慣性,而木樑則寓社會慣性的干預介質。如果再予以更仔細分拆:火車頭便會可能是社會向導(或政策主導,或市場主導,或文化主導),列車車卡的重量,即社會慣性(如前述),則更可以解拆為「規則」和「潛規則」的「相對含量」(前者或曰法治精神,或者或曰習俗傳統),而列車的速度,就是規則和潛規則之間的「互換潛力」,速度越高,規則與潛規則的互換能力越低(例如互換能力越低,社會需要更長時間或需要更激烈更深的影響,才可以把規則轉化成潛規則,或把潛規則轉化為規則)。

最後,個人對於軌跡的理解,或許比較淺薄,甚至覺得比較粗疏,但仍有一個直覺性假說:路軌不是預先鋪好在枕木上,而是如銀河鐵路九九九的太空上,意思是,軌跡是前瞻性而非追溯性的。軌跡理論中的 Dependence,並不存在一個追溯性的含義,反而,對軌跡之所以出現「倚賴」,全因路軌是火車頭、車卡、速度、以及一切在「過去軌道」上的物理計算的總和,亦即社會向導、社會慣性、規則與潛規則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一切在「過去軌跡」的物理、心理、生理計算的總和,產生「可期待」的軌跡。

當然,這些比喻或許因不同角度而有不同理解,但於我個人,以 Rules (Defined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作為 Path Dependence 的切入點,其目標是明確的:嘗試理解「人」於社會演變中的限制,以及或許更重要的,是正如阿靚仔所言,那塊擋路木樑的含義。也當然,我有我的結論,只是還未夠 mature 罷。

權力的慣性

一零一一遊行給我一點親身的體會(詳情不贅了,總之沒有受屈),就是個別警察對於使用權力會有一種「慣性」。對於平民百姓如我,明白警察的職責必須以執法為首任,但遇到例如問路者或其他尋求幫助的人,「行使權力」只會讓人敬而遠之。

權力,縱使之於警察,也並非全天候的行使。反之,絕大部分時間的職責,是「分秒省察該於什麼時候行使權力」。

從當時我遇到的該名警察的行為反向推斷其日常工作及其對我個人的判斷,得出的感想是,運用權力未必使人沉迷,但可以使人覺得理所當然。進一步的意思是,權力可以漸漸成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甚至是溝通上的倚賴,變成日常與人互動的基本準則,以至價值觀。

曾經行使過權力的人,應該感受至深,無論那種權力有多合法合理合情。而我這刻,不是批評任何執法者。

人政遐想

倘若政治只是關乎權力,難怪人會忘卻生活。倘若政治只是為了權力,難怪人會消滅人。倘若政治是為了生活,難怪人會樂此不疲。

倘若政治是為了能絕對自主,難怪人會奴役人。倘若政治是為了能相對自主,難怪人會與人合作。相對與絕對之間,仍然是相對。世事,也無絕對。

生命軌跡

伊始,無論生命的軌跡是否像軌跡理論中一樣,會否因為一塊木樑而變更,但既然我信選擇,也信只有人才可以成為那木樑,我想,我的生命軌跡,已經因為一塊值得微笑的木樑而徹底改變,那是,愛。

(各方好友,請諒小弟無暇... 查實因 diverge from path and sentiment... 向各位問好,唯有借此再祝各位身心健康,今年快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