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9, 2008

兩個利益階級之落差

接前《派強積金方案雜感 》,波老闆提到:

「以一萬元一刀切作為分界,的確引致很多埋怨。特別是那些僅萬幾元收入的,只有兩三千元退稅,但就沒有六千優惠,真係比下不足了,再別說那些月入一萬零一百元的了。如果月入限額改為二萬,由於二萬以上會有約一皮退稅,就不會眼紅低薪人士了。只要將6k改為5k,月入二萬以下受惠,我相信支出跟85億不會相差太遠。

相信為了減少行政費,信託銀行要幫手,以過去三個最低MPF 或 ORSO 供款為基礎,再根據供款%,work back 其月入數目。」

非常多謝波老闆(咿呀,請不要太如此厚待小弟)。

就波老闆建議的原則而言,小弟大致同意,就是把一眾既得利益者的「落差」減少,令人覺得更公平。

不過就行政或其方法而言,弊處很明顯: 即以「供款%,work back 其月入數目」。因為 MPF Relevant Income 若超過 20K上限,法定供款額也會只會是 1K。倘若不計算獲得僱主額外供款的僱員,相信 90%以上月入超過20K的,供款額也是1K。也就說若以 % work back 其月入數目,那幾乎所有收入超過 20K 的僱員都會同時受惠。

若就單以 MPF 登記人數計算,假設其人數約為 50% 勞動人口,而在每人分得 5K的時候,總支出大概約等於 87億,雖與現有的數字相近,但若從今次政府的分配原則而論,似乎不妥。

小弟的反建議是提供多一個層次: 收入8K以下可得5K(前為6K,現更正),12K以下可得2K。若說司長已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那建議可以修改為收入10K以下得6K,另增13K以下得 3K,以緩和兩層梯級的落差。就這個落差的計算方式和原則,在此不贅,但容小弟以預算案中另一個措施作例子。

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

無疑,把原先的入息上限由每月5,600元提高至每月6,500元更能鼓勵偏遠居民到自己或其他社區尋找機會,不過,以這個方案而言,並不鼓勵已經外出的人,繼續上進。

我信,見利則忘義。但此「利」是否惡,要視乎「誰」提供此利。就讓我從「利益之落差」說起。

以現建議的交通津貼而言,「落差」 = 600 / 6500 = 9.2%。

而建議中「派強積金」措施的落差多達 60%,即= 6000 / 10000。落差越大,被這把刀分開的兩邊,利益較少的一方就覺得越不公平。

雖然這個交通津貼落差相對派強積金的落差相對較少(9.2% vs 60%),先不論前者每月提供,而後者一筆過送贈這種性質,若單以此交通津貼方案而言,主要的弊端是:低收入階層和勞工市場,不容易有一次過 9.2% 工資增幅,以抵消此交通津貼的損失,這意味著:

(1) 6500元上限很容易成了他們於市場的最高工資。這個上限會驅使有關人士,為免不會失去這個津貼,而不願去接受公司的提拔或鼓勵,繼續上進。妨礙他們真正自發地脫離低收入困境。

(2) 他們被吸引於從事低收入、低增值工作,以圖獲得津貼,壓抑才能的發揮。

(3) 就算政府有足夠數據說明6500元是大部分區內人士的薪金,但若不代表這些數據是一派胡言,就是代表政府正運用行政手段壓抑這群低收入人士的工資增長。如此看,可以說政府只是貪圖行政方便而推出這種政策。

(4) 因為落差大 (9.2%),此津貼間接鼓勵了僱主以此作藉口而上調工資,(僱主可以說,反正你有津貼,加了工資未必對你好),而且直接成了另類利益輸送(這些僱主加薪的壓力已經轉嫁給這個津貼)!

較佳的辦法是減低落差,在6500元之上,加多一個緩衝性津貼,例如:

6500元月薪或以下:600元津貼
6500-7000元月薪:300元津貼

之前的落差(只有一個)為 9.2%,如今則為:

(600 - 300) / 6500 = 4.6% 及
300 / 700 = 4.2%

這樣無論對企業本身去克服此落差或員工自己去爭取此落差也將會有較大的說服力。

現預算案中的啟示

很有可能,部分超出 6500元月薪的人士,可能會:

1. 要求減薪至 6500元。即政府輸送利益給企業。
2. 要求多出的薪金以其他形式支付。我的關注,除了「守法」與否的問題,更是我等從業員如何應對的問題。(話雖如此,危中有機,從業員們請緊記。)

其他感想

若回頭看派強積金的措施,政策進一步強調貧富懸殊,更甚的,是「標簽」了貧或富。於我來說,那社會問題的製造者與解決者,同樣是那政府。

其次,相信很多人都提及過一刀切的利弊,小弟今次嘗試對於今次財政預算案其他建議記下自己的感想,我想,過兩天,我還是會盡公民義務,向政府和有關人士反映小市民的意見。


(後話:波老闆,小弟閱畢你新 post,嗯,似乎甚有道理。)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派強積金方案雜感

同事問小弟對於財政預算案個「強積金派錢方案」點睇。
http://www.budget.gov.hk/2008/chi/budget84.html

預算案話 ....:

「177. 不過,我明白到,有些人士要面對生活上的各樣開支,因此他們在強積金法定供款以外,未必有剩餘資金可儲蓄起來作退休生活用途。為顯示政府對加強香港退休保障的承擔,以及減輕社會福利開支的長遠壓力,我計劃為每名月薪不超過10,000元,而且現在擁有強積金戶口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向他們的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6,000元。

178. 一些職業退休計劃的成員現在沒有強積金戶口。如果他們的職業退休計劃是界定供款計劃,他們的戶口同樣可獲注入款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公布有關詳情。

179. 我已為這項措施預留85億元。要推行這項措施,我們必須修訂現行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在完成有關程序後,我希望在二○○八至○九年度內向有關的公積金戶口注入款項。」

雖然財政司話整個預算案,「惠及」各階層,但從政治角度黎睇,或者因為香港人覺得可以更容易從公帑攞著數,所以各項措施中,我覺得呢個「強積金派錢方案」最容易令人覺得唔公平。

就算唔質問政府點樣以一萬蚊人工作為分水嶺,若每月人工多左一毫,就「即刻」唔見左六千蚊!從市民角度睇,呢個方案唔同退稅減稅等派錢其他方案,擴闊稅階、增加免稅額等,只會稍微影響支出(或收入),但派強積金既分水嶺太陡直,容易引來批評。

不過,今次同同事講既,其實大部分圍繞當中既行政問題,因為初步睇個方案雖然有人支持(港燦似乎認為更應調撥資源推動),但方案所講既細節實在太少,依我初步黎睇,果d 細節可能足以引起更多反彈。所以同事搵我睇下可唔可以開個盤口推算下呢個方案會有咩變化。

問題一,只有強積金同界定供款計劃(Defined Contribution Schemes,簡稱 DC)人士受惠。

2007年12月的數字約有30多萬人加入界定供款計劃。

而另有15萬人左右,加入界定福利計劃(Defined Benefits Schemes,簡稱 DB)

以現時約350萬餘勞動人口計算,兩種計劃分別只佔當中不足10% 及5%的人數。另因為維持此兩種計劃費用相對高昂(尤其DB),只有大企業及部分中型企業繼續推行,估計當中最多只再有 10%(DC)及 5%(DB)的僱員,即分別3萬 (DC)及 7500人(DB)左右收入低於10000元。佔香港勞動人口共約百分之一,雖似乎未不足道,但果班加入左DB Scheme 既僱員肯定覺得呻笨。

但再睇行政方面,政府基本上並無任何強積金以外(即ORSO)既界定供款人士既資料,將來會點安排比錢呢班人呢?問信託人?定係叫僱主自己報上名來?又係咪放入佢地個「員工」戶口呢?咁咪可能隨時唔洗等到 65 歲都可以攞呢6K出黎洗?

問題二,強積金戶口。

自僱人士其實都要開強積金戶口,但據個人經驗,唔少自僱人士收入絕對超過10K,但只作象徵式供款。所以絕有可能有唔少呢類實質上唔符合資格但又得到著數既人士。你問下身邊有冇人做free-lance就知勒。而且,我聽講有非政府機構為左維持政府funding 既緣故,會為自僱人士供強積金之餘,仲會同佢地原本三個月project,分開12個月扣強積金,等佢地人工低過5K,唔洗扣個人供款。

不過咁,又有d自僱人士,好似小販、家庭傭工、開工不足既工人咁,好多都無開MPF戶口,佢地就唔好彩囉。所以話,漏洞始終有,政府可能隻眼開隻眼閉(但議員呢?)。或者,呢個方案間接逼佢地即刻開 MPF戶口都未定。

而且,好似小弟咁,好幸運(或者不幸)參加左個界定福利計劃,雖然唔洗自己供款,但又肯定唔能夠受惠,不過,查實我可唔可以求其話自己係自僱人士(甚至開間公司,好似今年唔洗比註冊稅),然後開個 MPF Account,游下呢趟渾水呢?

問題三,咩叫「月薪不超過10,000元」。

據新聞報道,是指07年12月至08年2月月薪計。不過呢三個月月薪,係以最低者?最高者?定係平均數?係咪用 MPF Relevant Income 計?

同事話好似係最低果個月,若果真係咁,呵,果d 二月中入職既新同事呀、其中一個月放左 no-pay leave 呀... 無啦啦又多幾千(雖然可能仲要等幾廿年先到手)。

嘿,有 d二月份準備出佣金、超時補水、勤工獎、乜津貼物津貼既人士可能同僱主講體諒公司環境,不如留番下個月先出埋果一千幾百蚊佣。一家便宜兩家著。

不過咁,呢三個月係大部分僱主出雙糧花紅既月份,月薪計算標準嘛,我估政府都應該諗過度過既。

85億,每人6000,即大約可以分比140萬人。阿同事,算啦,一千幾百個損耗,其實都唔太差勒卦,個盤口... 再睇定d先啦。

補充: 《兩個利益階級之落差

Tuesday, February 26, 2008

豺狼陷阱

最近收到友人電傳給小豺狼一份可望而不可親的摯愛 Haagen Dazs 的 Promotion,指 2008年2月12日至3月15日,買二送二。

猶記得這個類似的優惠在去年也推出過,當時豺狼媽、小狐狸、小豺狼、同小小狐一齊到天星碼頭狼吞狐咽。(小小狐還是有生以來第一遭吃雪糕)

如此美妙經驗當然要與眾同樂,收到 Promo-leaflet 之後,雖然尚未美夢重溫,但已急不及待轉發各位親朋好友十餘人。

剛才心血來潮,再看看美貌女子曾擔憂是次實為豺狼陷阱,小豺狼於是致電分店確認......

兩間分店職員異口同聲,說是次 Promo 其實已經於去年結束,可能有人將去年的 2007 年擅改為 2008年。至今未有類似 Promo。

超面懞...... 真係老狼燒鬚......

各位友好,小豺狼謹此致歉。


(嘿,以上本 Post 文章並非任何購買、享受建議,或食用任何雪糕產品的邀約。)
(拿,笑還笑呀,唔好笑咁耐呀,不過若果再有咩類似 Promo,記得通知小豺狼呀。)
(消息來源:中環天星碼頭分店及赤柱大街分店)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幸會張建宗

小弟其實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素未謀面,但張生日前出席的城大圓桌論壇,令自己有機會重溫大家往日的呼聲,再重新思考富與貧。

星島環球網節錄: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23日出席城大“滅貧之路:如何走下去?”的圓桌論壇時透露,政府高度關注本港扶貧政策,他身兼扶貧專責小組主席,上周曾召開會議,已委託統計處從現在起,每年中公佈的全港24個扶貧指標同時,將一併公佈全港十八區的失業率及就業分組數據,希望政府內部可進一步掌握數據分析,制定合適政策,為扶貧對症下藥。」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無獎競猜遊戲 - 答案

成兩個月前搞左個無獎競猜遊戲,個答案係時候揭曉勒。

問題一: 果個賊仔全名叫咩?

答案係: 阿里Da Da (請鼓掌)

********************************

事緣呢,個賊仔(即係阿Da 啦),當係我地一齊去街食飯既時候,自己一個走左出去玩。

[再講之前先插兩句嘴:其實小朋友食飽飯要落地玩好正常,我一向都唔會制止佢,因為係時候比佢出去學獨立(係呀,點丫!)。好彩係女咋,仔既話仲走得遠呀。若果佢聽聽話話坐定我仲驚,一d 好奇心都無或者比你(係呀,你呀!)嚇到言聽計從,我諗絕對唔係好事。]

好勒,繼續。

果屎阿Da 見到一坡有好多吊飾既聖誕樹,係咁就停低左,然後手指指,指住一個二個吊飾,然後加上一連串外星文。似乎佢好有興趣,開心到歌以言志。

[又插嘴:唔知點解好多人都覺得d 小朋友呢個「手指指」動作好有問題,周不時有人問我點解阿 Da 咁鍾意手指指,覺得呢個手勢好無禮貌云云。下?哦。有時我覺得成年人既世界,真係未必容納到小朋友既天真,下下都要d 小朋友遷就大人,唉。]

好勒,又繼續。

雖然佢離開我地張食飯檯唔係好遠,十米左右啦(係呀,算近喇!),不過仲處於我視線範圍,所以我都好放心(重覆:唔係掉以輕心!)。跟住有個餐廳姐姐走黎同佢玩。我可以肯定,阿Da 真係人見人愛架,我估,至少可以維持到兩歲。

玩玩下,個姐姐就拆左其中一個聖誕吊飾送比阿 Da。不過唔知係我家教唔夠嚴,定係佢自己唔怕羞,一手就接左個吊飾,然後笑眯眯咁就走(跑)出餐廳門口,似乎想逃之夭夭!好彩個姐姐醒目捉佢番黎,然後我又絲絲然咁繼續食飯(我咁既處理手法當時幾乎受盡千夫所指)。

[再插嘴:各位家長父母,其實好多餐廳酒樓都有免費託兒服務架,自己親身體驗下喇。]

個姐姐捉佢番黎之後,仲再送多樣野比佢。係呢個時候,我就覺得唔係太好勒,無功不受祿嘛。於是我決定介入,好彩當時講左一句個女就即刻還番曬d 公仔比人喞。(屋企已經成堆垃圾,佢已經唔再左顧右盼,而係左支右絀,你地好心既話就唔好再送比我個女勒,多謝曬)

以上就係成件事既經過勒。

********************************

至於問題二: 你睇完呢個故仔有冇咩啟發?

答案係: 斷擔挑

全部都估中既朋友,多謝與小弟分享呢個故仔既苦與樂。感激感激。

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雜談

比阿鶴同CK傳染。

****************

今日新聞報道指沈殿霞病逝,惋惜。

同事問,陳冠希是不是時候出來呢?

****************

CK話,「傾向想將公司既文化慢慢改變,將搞是非既市場慢慢收窄。呢樣野,進度雖慢,但我覺得值得做。」

鐵鎚兄話,「若果真係世界每人也有能力擁有電腦,可以和世界溝通,可能就可以大大改變機會的不平等,解決資識傳達和教育等障礙。」

改變身邊事呢,我就傾向慢慢做。改變世界囉喎,係咪要搞革命先得呢?

通過科技搞革命,係咪唔洗流血既呢?

****************

終於搭上搭攞到 Alan 個 Email.... 點呢?講咩好呢?

****************

雖然我欣賞邏輯性高,分析力強,長袖善舞.... 跟我不一樣我的人,但坦言,未必至於讓我佩服。
先佩服的,是那些:解開死結的、釋放被欺壓的、以文載道的。

最佩服的,還是那:從夾縫中不會放棄機會的、從苦澀中找到甘甜的、在困苦中努力找尋曙光的、以歌言志的。

似乎,我還是最佩服那些自助的人,多過那些助人的人。雖然如此,我敬佩那後者。

你,妳,您,會自助嗎?

****************

港燦,聞名不如見面。以前只略看過他的留言,如今,竟看到他回歸再寫.... 嘩!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見姑娘

你工作壓力大嘛?

你同你屋企人關係點呀?

你飲唔飲酒架?

你係咪經常唔番屋企或者夜返屋企架?

你係咪好多疑難解決唔到呀?

你見到BB 曳既時候,容唔容易發脾氣?

如果 BB 喊,你會點反應?

你會唔會覺得 BB 成日都會令你心煩?


...... 咩事遮,佢自己唔小心之嘛。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記得初為人父時

本篇贈阿米爸賀東主有喜。(並送新爸「On兄導讀」一則。)

我雖非重男輕女輩,但仍屬庸人自擾徒,受世俗期望所左右。

早年想,若生了個女兒,我可會被一束擔憂所縛。

父母輩可有微言?女大可會成為被唾之港女?女生外向,是耶?女大不中留,非耶?太巧,男人會怕;太靚,男人可怕。打機、看漫畫,女兒可會陪爸?買衫、好打扮,父親可會伴女?跟親家討禮餅酒席,大概不用為父的作主吧。父親被氣,男孩可不手軟,但何堪向女兒下手?

起名 Da Da,為的就是那何堪,寄語:願聽樓梯響,毋聞打女聲。

抱前預計,初為人父者,應該喜不自禁。原來非理所當然。首次見面,抱在懷裏,腦海一片空白。那一刻,無言無感無想。既然三無,請不要問我感覺如何。沒記憶。

倘若來個事後推斷,觀乎 Da Da 現在如何討人歡喜,我回顧,那感覺起因腎上腺素急注,為免恐懼、慌張、失喪蓋過一切知識、原則、準備,自我保護的極端,就是整個信息處理機制的停頓...... 臆測,總是我的專長。

女兒尚未滿月的時候,為父的一直未曾替她作任何生理上的打點。抱抱逗逗還可以,餵奶、換片、沐浴,由當母的親自操勞。因為,女呀女,你爸我連怎當爸也不知,何德何能當保姆?藉口嗎?非也,實不能也。

分擔湊女工作,並非想象中容易,皆因,受困。Da Da 來了,為父的得了產後抑鬱。精神經常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因為 Da Da 的一切,都是那麼嬌嫩,而我對於 Da Da 的一切,都是那麼無知。對於她的來臨,我是過分自信的了。

朋友叮囑,新成員出現,你的付出便要雙倍,而人家的付出則反而只剩一半,要有思想準備。可惜言者有心,聽者無意。然後自然法則把我這蛙放入溫水,慢火煮數月,此蛙幾乎心力衰竭。及後,火不再灼,溫水轉涼,蛙復活躍如斯。而溫水之所以轉涼,只因理通了那情感的壓抑,知道如何為父,不再勉強那完美父親的樣式,接受當個滿身瘡疤的父親。

人家父母早已成仙,不一會便子龍女鳳。而我自己嘛,教女前,還須得先被女所教,方能得道。

如今未足兩周歲的女兒,二十磅許,我的手臂,還欠兩只大老鼠。但我謹留心張五常建議,兩歲前,不作催谷,只給無限愛心。

嘿,Da,兩歲之後,你可不要怪為父的狠心哦!

Wednesday, February 06, 2008

新年利利是是

(十分鳴謝江康泉!)

利是呢兩個字,雖然一年先會出現一次,但都係呢幾年先至比較容易接受「利是」呢個「概念」。

或者好多人都覺得利利是是非常尋常,而我果時之所以斤斤計較呢個概念,大概係同「錢」有關。講真(...嘿,提起「講真」呢句口頭禪,小黃蓉又會抽稱我之前果d係咪講假...),又講真,我細細個開始就唔鍾意講「錢」,到依家見得銀碼多先至慢慢接受得到,呢個可能係童年陰影,唔好問咩事同點解,因為我唔曉答。

我細個唔係嫌錢腥,不過只係唔鍾意銅臭。咁清高?當然!

記得幾年前有位歐洲客人,佢原來都知道中國人有個派利是既習俗,但佢就好唔鍾意呢個習俗,因為中間涉及「錢」。我冇問佢點解覺得同錢有關就有問題,不過我當時就同佢講:“From the view of how this tradition works, I would say it is just another form of marriage fund.” 果位歐洲客人聽到之後,就笑左一笑。(或者笑我無知。)

呢個結婚基金運作好簡單,由其他結左婚既人同你供款,替未婚者係結婚前進行儲蓄。當你結左婚後,就有筆錢比你搣。正面d睇,呢個基金反映能者多付原則,唔多唔少因為標簽效應 ~ 有能力先至會結婚,以「施比受更有福」既手段鼓勵人去結婚。但又負面d睇,時間越拖,舊錢就一路仲可以滾大,咁就越唔鼓勵結婚。想平衡「施」同「受」一d既話,以七十歲命計,受三十五年,然後施三十五年就差唔多勒。

係呢度我想同阿Da 講:

「記得施比受更有福,所以唔該你唔好受咁耐,廿零年就夠哂勒。」

我認識好多人其實都同我細個一樣,覺得派利是好罪惡,尤其是係某d 比較保守既教會既朋友。大概會覺得講錢失感情,或者因為派錢好似鼓勵不勞而獲,又或者唔好太早將錢呢個概念灌輸比d天真無邪既小朋友,驚佢地會貪錢向錢看,諸如此類。我呢,大大個可能開始要自己搵錢養自己養家,所以就漸漸唔覺得錢係d咩罪惡既野。

對於小朋友,我覺得,「錢」呢個概念究竟係好定壞甚至無分好壞,其實同其他人一樣,都視乎父母家長點樣灌輸。係人都知咩叫「應洗得洗」,但唔係係人個「應洗得洗」概念都一樣。

所以又係呢度想同阿Da 再講:

「阿Da,錢呢,其實只係代表自由。自由多左,唔一定係好,要睇你自己節唔節制。自由少左,唔一定係唔好,要睇你自己根本需唔需要咁多自由。」

對於我,派利是唔係意頭,而係心意。再講清楚一d,「心意」係「派利是」,唔係「派幾多錢利是」。好明顯,我唔係市儈,而係我知你地鍾意講心唔講金遮。


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幸福滿載。

Sunday, February 03, 2008

你們經歷過春運嗎?

「春運」一詞由來不久,始自才二十多年前的改革開放。由於到外地的工廠「打工」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紛紛離鄉別井,尋找機會。然而到了每年的農曆新年,即春節,根據傳統、法例和商業慣性,都是工廠放長假的時候,也幾乎是大部分工廠每年一度可以讓工人放長假的日子,也是外出打工的人們能與親人見面的大日子。因為這個一年一度的假期是如此珍貴,所以人人歸心似箭,候車、趕車、坐車,站內肩摩,路上轂擊。

香港每朝的「早運」跟每年的「春運」有些地方很不相似:早運沒有一件行李,春運大包提小包背;早運垂頭喪氣,春運興致勃勃。

我所接觸的香港人,大多太幸運,未能理解農曆新年對於國內到外地打工的人的心態(或覺得毋須理解),雖然不少寄予同情,但又覺得匪夷所思。同情心尚有,同理心不足。

我想,大概因為香港人都未曾親身經歷過春運,甚至包括很多在國內上班的香港人。

那年,我可成了春運一份子。出發時是什麼日子已記不起了,只記得像近日般冷,還有點雨粉。

此刻,淩晨五點。候車廳人擠,但不太滿。一部放在門口的 X 光機並無開動。廳外,只見一排排的汽車。

載客的汽車是一輛只設有臥床的巴士,翻新過的舊,滿身泥濘,一點都不討好。上車,大概可以裝四十人左右吧,沒有空調。車上靠窗的兩邊各有一排轆架床鋪,中間又放置了一排,每排中間留了一條僅可供一人穿過的通道。用不銹鋼管製造的轆架床,設計雖然簡單,但看上去還算堅固。床鋪的設計也頗照顧用家,在床尾都有個盒子用來放鞋,地盡其利。

乘務員也有專用的床鋪,就在司機位的正後方,其中一層似乎預留給司機用。硬件報告完畢。

車廂中,隱約傳來一陣微弱但極其厭惡的酸臊味,往四周打量,應該不是從面前的乘客傳來。計算風險的同時,我一身港式打扮似乎也引來四周的打量。對號入座,嗯,爬梯子上了轆架床的上層。幸好靠窗。有枕頭、棉被。用力一「索」,枕頭棉被的確有股酸味,但不是,疑犯在逃。借整理行李之機,繼續搜索。咿...!原來是斜對面某君襪子惹的禍,逃的應該是我。

外面很冷,乘客陸續上車,他們大多獨自上路,沒有結伴。聽人事部阿煩說,有些同鄉的工人已經安排包車回家,不用像其他人一樣要親自去車站一趟買車票。我嘛,這種瑣碎事當然由阿煩代辦啦。十多小時車程幾百公里路,大概要花整整一百多元,聽說那年頭,已經是很貴的了。

猶記得車上男女各半,未有發現可疑目光,從他們身上的行李數量來説,目的明確,應該都是旅客。雖然他們衣著不算太整齊,但從體格看來,男的粗獷,女的黑壯,一點沒有小混混的瘦弱,大概都是工人。完成風險評估,估計可以安心睡覺。

或許因為那春雨把悶氣困了幾天,車廂內有點局促(還加上那對襪子),但若與車外的擠鬧和濕冷作一選擇,我還是選擇了呆在車內。當時的我,應該已經融入了像他們一樣想法,希望快點開車。

他們想的是家,我想的,則是一次歷險。

路上的村落大多冷清,經常陪伴的除了同車的車友外,還有其他在路上往不同地方,滿載的臥鋪巴士。上山、下坡、拐彎,幸好車輪還是在所謂的水泥路上滾。還在路邊吃了一頓由汽車公司安排的「快餐」。不要看輕那種飯,吃下肚子還是可以的。那感覺,就像跟其他人的心一樣,期待返抵家門的日子。唯一的失誤,是吃了暈浪丸的我,還是半暈半醒睡不著。一路不單受著暈車之苦,也一路受著那對尼龍襪的氣。

Friday, February 01, 2008

假銀紙

記得去年香港發現有面值一千大元的港幣偽鈔,仿真度超高,所有金牛一時變作燙手山芋。

然而,久聞國內偽鈔汎濫,但嘗知道當同胞們收到假銀紙的時候會如何反應?

換了是香港人,即時反應大抵不離驚愕、大叫倒楣、報警求助。

那同胞們呢?或嘿一聲,在你面前即場撕掉;或唉一聲,大哀自己不夠小心,然後一聲不響,明天找個面懵心懞的大嬸接貨。

在香港一生未睹假銀紙芳蓉的人俯拾皆是。雖怕鬼如此,但實福也。全拜香港由昔至今的努力所賜。可幸。

反觀國內,見鬼者眾,習以為常。雖練得一流眼界辨別真假,然社會假鈔早成流行病,造就互相猜忌。可惜。

今天有人送來那樣一張銀紙讓小弟分辨真偽。嘿,不用鑒別了,你給我,讓我替你花了它...... 且慢,你的鈔票是千元港紙,還是千元呃鬼多疑真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