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4, 2010

國情再審視 (1b)

在未繼續以美國作簡單對比之前,前文提及的四種概念,可以簡單採取遞進的分析方法表示(可把圖斜疊放在中國地圖上,左下角的向西,右上角向東):

亦可以採用四分法表示(新繪):

如果採用遞進的分析方法,便可助重新檢查社會觀念上分佈和趨勢(aka 社會期望),甚至可以回到總理溫家寶在人大閉幕記者會(如此開放式的記者會是否聞所未聞?)所提到的,要管理好「通漲預期」(inflation expectancy)。以個人膚淺的理解,他的意思,其實包含 inflated expectancy(預期膨脹,即過度期望,思想泡沫也)。相信在他心目中,數據是可靠的,但由於期望的「複式效應」(尤其對於繼續高速發展的期望,與此刻的現實便出現過度分歧,另一角度說,地價或房價的升幅,為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有限的而且非全國性(廣泛性)。唯一較大的影響,是居民心中的觀念或大多數人的期望,落差太大。即政治考慮(穩定性)已經超越經濟考慮。不過,這還只是一個推斷而已。

流動潛力,東岸西岸

說回美國。美國國民的流動能力高不單因為 American Dream (an hypothesized general expectancy),更是因為「東西兩岸」的天然地理佈局。兩邊臨海的美國國土,令吸引力和機遇從中部向兩岸輻射,減低經濟流動因地域單邊化的影響(預設為「海洋作為最自由的流動平台」)。相比國內只有東邊和東南邊沿海的佈局,經濟結構(簡單如產業結構)便更向一個方向傾斜,雖然以實質地理佈局而言,美國(尤其東岸)跟中國有很多相類的地方,但如以制定「全國性一刀切經濟政策」而言(例如近日的美國醫療改革建議),縱使不考慮歷史因素,在經濟結構差異的因素時,對於美國來說仍然是較輕的。

倘若採用前述的遞進觀念(姑且暫定為 Incremental Mobility-Concept Model),便需要兩幅遞進表才能完全涵蓋美國版圖。這個「情況」可以看到一些「線索」-- 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

以既有的觀念認為,在美國如果沒有購買醫療保險,能死卻不能病:如果沒有購買醫療保險,醫藥費隨時足以讓人破產。一切現存經得起年月的經濟制度,雖有其不合理的結果,卻都有其合理的原因。

醫療服務廣泛私有化,其實就是以保險公司作為「公共財政」的承包人,替政府和國民分配公共財政。在美國來說,美國政府以減輕稅收作餌,減輕醫療開支,從而逼使國民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如此看,此原則是「極其地合理的」)。代價是保險公司的行政制度,以及醫療機構的自保態度。

說到這裡,那「線索」呼之欲出 -- 如果私人保險公司,真的可以成為「公共財政分配」的承包人,城鄉二元化的壓力,便可以消弭。惟必須特別注意,這個「私人保險公司」、 「公共財政分配的承包人」,不是單一所企業,而是整個行業,擁著自由競爭的文化去成為整個社會的集體承包人。如果是單一企業,或政府欽定的企業聯盟,公共財政再分配的效率將會維持低下,因為剛才那上述「極其地合理的」原則,將不再堅定地適用,政府仍然要為國民醫療包底。

若說政治穩定大於一切,由欽定企業承包固無不可,但如果一條「線索」只有一個可能性,那斷不再可以是「線索」,而是「路線」。如今美國已經實行了醫療改革,為無法負擔醫療的美國國民提供服務,那可以說將會是另一條重要「直接線索」,解決其中一座所謂「大山」的難題。(補充:而美國這次重回由政府承擔國民醫療的構想,是另一次隔代遺傳式鐘擺效應的演繹。縱使沒有奧巴馬,美國遲早也會走這條路。)

而我相信,以institutions 作為公共財政分配的承包人的這個構想,更提供了重要的「間接線索」,解決其他的大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