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6, 2008

產業升級 - 反對論

看了又看,忍不住。

中國是否仍然是世界工廠?

不少人,包括中國政府,都認為中國不能永遠只滿足於低技術、勞工密集型工業,因此認為必須鼓勵產業升級。否則,中國只會一直被外國牽著鼻子走。

阿鎚話中國「立志」做世界工廠,好處只係唔駛用腦。長此下去同做奴隸冇分別。

量子貼上張五常的評論一則:要搞什麼經濟轉型,或要淘汰某些所謂夕陽工業的言論,这些日子我聽得多了。理論不對,我知得清楚.... 中國不要的工業,美國卻搶著要!

我想說兩點。

(一)

「保零的艱難」,不在乎「保零的需要」,而在乎「保零的努力」,重點在「保」,其意義是必須絕對審慎。

強勁的經濟社會,沒有敵人,只有Complementer 和 Collaborator。要全面發揮經濟力量,不是要打倒「敵人」,而是要與之一同發揮經濟力量。定義誰是敵人、樹立敵人、和敵人鬥個你死我活,是互相消耗的零和遊戲。互相消耗,絕對不比互相促進更能帶來經濟效益。再說,經濟效益的產生,不是因為對立,而是因為互補。一方與另一方的財物交換,就能產生經濟效益。

井水河水。弊者,在於其對立心態,甚至在其以為一定「孰優孰劣」的心態。

井河皆司其職。海納百川。

(二)

先一提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中的生產發展觀(即原始共產社會 > 奴隸 > 封建 > 資本主義 > 社會主義 > 共產主義)。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接受那套社會主義社會比資本主義社會「進步」,所以不少國家認為推動社會主義應乃首要目標。

結果,中國近代歷史證實,反而採用鄧小平的,從社會主義回歸到資本主義(或所謂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能令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進程納回軌道。

我的意思是,「勉強無幸福」。

強迫一個國家的產業模式進行所謂升級或轉型,不單擾亂經濟正常發展,更促使資源虛耗。在自己能力範圍做事,是自知之明。不用腦袋,不一定是奴隸。就算咱們賺一元,人家可以有百元進賬,就是咱們的笨?這不是雙手奉上自己的貢獻,這只是眼紅人家的能力罷了。但若自己根本缺乏能力,那何以必須要視之為一場至死方休的競賽?

在缺乏足夠條件便採納社會主義,是不自量力。強迫性的進行產業升級,也同樣如此。

張五常說的美國例子,便證明了一刀切的產業升級,等於葬送社會的 Industrial Diversity。良好而穩定的經濟,需要內需支持,而內需,是由產業多元化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和產業互補(Industrial Collaboration)所支持,而不是產業專門化,和無條件的產業升級。

*************

還是那句:人有學習的本能。所以毋須擔心人會否永遠想做奴隸。現在還補多一句:人和產業一樣,不應該有級別之分,無論何者,生存的大前提,還是「能否適應」。

*************

2008/11/21:另見〈長江商報

10 comments:

篤篤篤撐 said...

產業是否升級, 除了是良好主觀願望, 攻重要的是其它條件能否配合
中國8億農民, 大多數教肓水平不足以可以使產業升級數, 現在珠三角一千萬民工瀕臨失業, 一千萬人如何善後?

勉強冇幸福 x2

C.M. said...

>>大多數教肓水平不足以可以使產業升級數

全中!

佚名 said...

C.M:
13億人中究竟有多少人識字呢?
而就算識字又達到甚麼水平呢?
就算有學舍,又有否機會就讀呢?窮鄉僻壤就學艱難,中央能否令每位國民識字率及技術提高呢?

C.M. said...

小佚:

嗯,從IMM 角度,提高地域流動(Geographic Mobility),就可以提高識字率。

佚名 said...

提高地域流動??
者係咩啊?

C.M. said...

地域流動呢,你或者要睇番我個無謂小說先得勒。

又,如果講到地域流動同識字率既關係呢,就見無謂小說第八章喇(尤其Bold左果堆字)。整體意思係,要教育得到普及,並唔係起學校,而係「起路搭橋」。

VC said...

應 願工作者就有工做。

C.M. said...

VC兄:

Yes sir!

(VC兄,別來無恙?)

VC said...

Ha Ha, 無恙.

C.M. said...

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