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3, 2010

國情再審視 (1a)

「城鄉概念」存在被逼二元化的壓力。

經濟結構可以從多角度分析,歷史因素、政策因素與地緣因素,對國內的經濟結構影響舉足輕重。

經濟結構並非全國劃一,更非可以仔細規劃所得,單從地域流動的角度看資源分配以及發展機會,海岸以及城市仍然存在很大的吸引力,繼續引發人口遷移。由於人口遷移,地方財政負擔和地方收入分佈不平均的壓力,兩者會同時持續加大。所以有說中央以加大農村收入和消費作為主政策(前者可以分別增加農村留置人口的能力,後者可以吸引農村投資從而進一步增加農村人口的發展機會),從前述的理解(註:有關戶籍制度,本在前,今在後),該可以合理地緩和城鄉兩極化的情況。

不過,按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反映,城鄉兩極化繼續惡化,有一個想當然重要的理由:住房的概念。

簡單地看居住房的概念,可以分為住宿需要,以及作為投資保值工具。香港人大部分只關心這個二元分類。

如果從流動性(包括個人的地域,經濟以及社會流動能力)和居民的住房概念看,會有四種:

1. 視住房為保持 status quo mobility 的工具(基本住房需要,視住房為必需品)
2. 視住房為 maximize mobility 的工具(保值需要,視住房為地產)
3. 視住房與 mobility 無關(視住房可有可無)
4. 對己身 mobility 毫無概念(住房 = 自己)

沿用上一輩的農村情況,住宿是不費分文的,有即所謂宅基地。由於宅基地的使用權不是個人財產,所以轉讓和繼承是有相當限制的。這些限制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能視為私有產權看待。意義猶如香港的丁屋,只是不能作商業買賣用途。宅基地的概念,由於牽涉集體參與,對於住房分配和享用權利的認知,促使居民大部分以上述第一種概念看待住房。而其中寄宿於外地的非熟練民工,對住房多帶此概念。

第二種概念,適用於城市人口,尤其發展中的城市人口,無可置疑會促使部分經濟概念較深刻的居民,特別注重住房的經濟價值。

不過尤需注意的地方是,特別那些剛從農村走出城市的人口,並包括在城市中一直享用的免費居所(例如自國營單位等),對於這個概念是新鮮事,所以接受和適應這個概念都會遇到阻力,他們亦是對於城市住房緊張和房價上升最無法理解的一群。

至於第三種概念,遊牧民族、喜歡四處尋找機會的流動人口,尤其年輕無牽無掛的一輩,不會容易因居住地方的需要和問題,而令自己有所牽掛。這些人或許相對稀少,但亦是這一批人,標誌著國內個人自由的誕生。(哪「漂族」又是否擁這個觀念?)

最後的一類人,最沒有住房概念,他們可能很大部分,都是文盲,或歷年以土為家的農民戶,或那些被互相遺忘的人民。補按:他們亦同時是流動潛力最少的一群人。

由於概念是可以傳遞、適應和學習的,所以在社會交流較集中的城市,較新但較少人理解的概念是很自然地為任所吸收。以住房為保值需要,對於廣大人民來說,雖然不算最新,但肯定較少人理解。

胡孟青在生果報中《青心直說:民情不變樓價難跌》,雖然沒有仔細提到「內地樓市只升不跌既關鍵」該從何「概念」說起,但她所指的「中國城鎮化步伐一日未慢落黎,人口仍會不斷往大城市流,房價不能不漲」,或許可以從上述四種《概念》所解釋。(註:本文早在青姐登報之前已經草好,但本框架與青姐所指的在背後的假設上應仍存在相當差異。)

而城鄉概念之所以無法脫離二元化的纏繞,從流動性角度,其中一個很大因素是居民的住房概念亦同時城鄉二元化,導致城鄉經濟結構的融和趨向,受到兩種極化的概念所抗拒。農村人(廣義)不願意看到城市的住房概念,城市人(廣義)亦不屑農村人看待住房的單純。如果要促進融和,可以考慮鼓勵中間人的角色 -- 民企。

假如再與美國的地理情況相比,其實可以帶出很多意念。(再講)

3 comments:

C.M. said...

《公告》

如果心情佳兼有餘暇,本鋪將繼續又長又臭。惟極度歡迎各界指正分享撩交嘈。

HollyCow said...

哗!刹牛不見血的一編又長又ZZZZZZ文章!这才是1a, 那咪没完没了。。。1b, 1c....1z, 2a.....1000000000z
晕!死得!

C.M. said...

你要 motion pill定red pill? 任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