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主中國的先決條件 (2)
小弟前篇的引子,旨在帶出雖然 Mobility 能為民生(及民主化進程)帶來的不穩定的因素,但亦可從 Mobility 的角度,引申出民主化的「先決」條件。
我寫本(幾)篇的意思,明顯地,是「否定」某些對於中國必須「馬上」逐步民主化的建議的可行性,例如在某城市/鎮/縣首先推行等等。
個人主觀地看,香港人太心急,部分也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洞察力,所以未必會明白大陸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意義」。(漏夜補按:此文上部早已草擬好近一周,與歌德某文內容完全無關)
**************
特別寫《不丹有感》
有報道說,不丹老國王及其繼任王子,用了數年時間去說服國民接受民主(君主立憲制)。一個擁有幾乎絕對/專制權力的人,還需要花時間去建立民主基礎(即民意),並用絕對權力(及Coercive Power)去貫徹政制改革。
先不說這次不是由民意,而是由專制權力以非武力手段所產生的民主政制,與被武力推翻的伊拉克侯賽因政府,而成立的民主政制有多大分別。
始終,這個令人民主支持者鼓舞的消息,於我,除了讓我敬佩這兩位國王有權力下放之心外,另有一個意義,就是... 一個社會是否要推行民主,應該是由人民(民意)決定,還是由專政者去決定;而另一個意義,就是... 一個人數不多、民族特性相對單一的國家,從專制轉為民主的「教育指導」已經數年,還遭到抗拒(自經濟學人),若改作一個人數多、交通通訊不發達、民族/傳統繁多的國家,那這種「教育指導」需要多少年時間?
對於是次不丹民主選舉,其報道在大陸也是廣泛的,例如:新浪網(東方衛視) 、京華網等等,隨便在Google就可以查到。如此看,為何會認定中央對於民主是絕對抗拒的呢?就是因為一兩個口號,或堅持共產黨權威至上?
代入當權者的角色,我,一定,不會馬上推行民主。還要鋪路和摸著石頭過河。
**************
香妹寫上海公幹見聞,以出差角度觀看一個幾乎是大陸發展最快的城市。雖然以各種其觀察來說,主要從企業運作角度去感受和體驗上海這個城市,但若能在近距離,融入上海人生活方式:住當地人的房屋、與當地人及外省人接觸(!)、像他們一樣到銀行排隊、到市場買菜講價、到醫院看醫生(嘿!),便可能會留意到,其實香港競爭力仍可以維持,並非因為「上海人」本身欠缺進步,而是,外來的中國人在上海這個地方來來去去,不斷沖淡這個地方的整體素質。雖然與此同時,也輻射出去,強化外地的素質。
這就是所謂 Geographic Mobility (姑且譯作:地域流動)。
若非常概括地說,人員的地域流動之所以成為中國民主化的第一絆腳石,我是如此看的:
民主化需要當地人對於自己處身的地方,需要有歸屬感,才可以為某某投出一票。但內地人對於民主的疑惑,其實,相信(我估),不亞於部分不丹人。
不丹人擔心是民主制度被「壞人」所控,導致應有的制度,變成壞人用作做壞事的工具。我這個農村鄉巴,只知道世間有好人和壞人。我投票,不懂想那麼多。但是,我投票的,會是給本地人,因為他們我是認識的,也是我認為是好的。
在現時劇烈的人員流動環境,要產生一批有能力和有心處理地區事務的「得票人」,並不容易。
有人說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某些已發展的省市推行,不是可以嗎?但我想問,推行些什麼樣的選舉?市長直選?我可以說,不可以。因為人員流動,尤其大量的外來人口,對於當地可以產生出一個怎樣的候選人,會有很多利益衝突 - 容許投票的,會包括外來人口嗎?如果包括,勢將影響當地利益;如果不包括,則勢將外來人口的利益。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如上海、深圳等這些高度發展的城市,外來人口之多和貢獻,實在非常宏大也必須顧及。
看看戶籍制度(了解多了,其實可算是人員流動管理制度,但這方面慢慢再寫)將來如何改革,就可以「初步」印證中國民主化,究竟是前進,還是倒退。
不過,若要再多點印證,單是地域流動是不足夠的。下回續。
4 comments:
CM哥哥:
哇,仲要住local屋,睇local醫生?太激啦!
死啦,我老啦,好贊成民主不能操之過急,係一個緩慢既教育過程。人民未ready,唔明唔buy民主之前,好似美國咁硬鎖佢既民主ideal,其實係一個好唔民主既做法。
但係唔覺得mobility同民主又有乜關係喎,而且大陸既戶口制度,一早就明存實亡啦,比如,任何外省人都可以在上海揾工嫁,上海都極需要外省既人才同勞工啦。
如果講mobility,不如講埋工廠office既mobility。我舊公司最初係在上海set 工廠既,當年有好多優惠,好似仲色稅幾年,十年後,由於上海太貴同埋d客本身都遷移,所以會將上海工廠連根拔起,搬去蘇州。依個radiation同樣由廣東省射上去湖南湖北...
我唔係太肯定人民既眼界開左會同民主有幾直接既關係...一個成日比人quote既反證就係Singapore啦!...甚至係咪人民有錢就會想要民主,沙地阿拉伯舊有錢囉,未一樣無民主,你仲可以問點解美國唔去Free Saudi Arabia而要Free Iraq and Free Tibet添!
香妹:
唔激!你連印度都應付得黎,點會搞唔掂一個大陸?
>>美國咁硬鎖佢既民主ideal,其實係一個好唔民主既做法
係,所以我好唔明。你曾經寫過呢篇講不丹。我諗返起之後,令我唔理解,究竟呢個不丹國王推行選舉制度既用意。
若果將印度、不丹同埋西藏(不丹人多信藏傳佛教)聯繋一齊,就可以產生好多陰謀論。
我個人並不太“講求”制度/法治,反而重視理念/價值,也所以我對於怎樣的民主政制,普遍存在懷疑。也就是說,我懷疑民主政制本身的理念和價值。正如你話齋,點解唔講話Free Saudi(等等)... 呢?
(使我常記起邱吉爾對於“民主”的“評語”。)
(還有...)
>>大陸既戶口制度,一早就明存實亡啦
嗯,個人認為並非如此。請你原諒,我會說,你的理解跟我之前的一樣,都是錯的。
由楊雪野編寫,林毅夫(導讀/編譯)的《中國復興的動力》,英文譯作“Capitalizing Communism”一書中,可以理解到,自農民自行分田到戶之後(例如《鳳陽縣血書》,我每次看都會感到激動...),戶籍制度已經再不能限制工作的自由。
但是,戶口制度,仍然操控著“法定”的社會保險的登記(從而影響就職)、醫療教育福利(影響落戶)、婚姻(影響子女),甚至進入大學的門檻(高考制度)。
名存實亡,其實不盡然。你記得你問過我什麼嘛,你的妹妹仔,嘿!是外省的,還是本地的?
也因為此薪酬/福利上的差異(即市場因素),“平靚正”(外勞)會令本地人不高興。正如這裡,香港的普羅大眾想國內人可以隨便入境打工跟你爭飯碗嗎?你會當他們同根生看待?所以我認為,戶籍制度還陰魂不息,而且,也引起新一代很多爭拗抗議(唔洗住民房,Google 一下都知道)。
外資當然要“平靚正”就可以,但戶籍制度就是因為外資(嘻嘻,即你及我)的“就可以”,所以擴大了戶籍制度所帶來的種種矛盾。
(又還有...)
查實我最想講既 Mobility,並唔係 Geographical Mobility。
你記得我掉低左幾隻字話我寫緊印度?
我反而最最最想藉印度講Mobility,已經寫得七七八八,欠鋪排。大概下兩次會埋尾。地域流動呢part 雖然個人認為有其影響,但我只係視之為次要原因。而我講 Mobility,主要從內部出發,並未觸及外部影響。
不過就單以“地域流動”計,其實佢最大既影響,我覺得係經濟性,而非完全為所謂“影響投票制度/便利”而寫,等陣再續。(誠意邀請你繼續差輪廚我,咁我就寫得更開心)。
Post a Comment